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要点
当前正值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和手足口、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校医院提醒广大师生应提高防病意识积极注意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乙脑病毒通常在蚊-猪-蚊之间循环,三带喙库蚊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扩散宿主。蚊虫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叮咬人,就可能使人感染乙脑病毒而发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蚊虫活跃的季节,或者在发病前25天内到过蚊虫活跃的地区,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预防乙脑温馨提示:1、要防蚊灭蚊,家中一定要安装纱门纱窗,大力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除小区及家庭附近积水,填平坑洼,改造水沟。2、按时在儿童8月龄和2周岁的时候各接种一剂次的乙脑减毒活疫苗,让宝宝有效预防乙脑,千万不要心怀侥幸,忽视了疫苗接种。3、夏秋蚊子活跃时节,如果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时应怀疑得了乙脑,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传染病。病原主要为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潜伏期平均4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一般预后良好,仅有极少数病例发展为重症。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尤其3岁以下儿童为重点关注对象。预防手足口病温馨提示:1、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是控制本病疫情扩散最有效措施,患病儿童应离园居家隔离,做好护理;2、托幼机构和家庭等孩子活动的空间应加强环境清理消毒和空气流通;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