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下降,原来是眼睛惹的祸!
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斜眼看人,小小的时候就看不清楚东西,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弱视、斜视及近视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只是进行单纯的视力矫正、手术治疗,当矫正后视力达到同龄孩子视力水平,或者孩子眼位正位就结束了治疗。
但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写字速度慢甚至还走错行、出现头痛等其他症状,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家长将这些现象单纯归结为孩子年龄太小,甚至认为这是多动症,实际上可能是孩子知觉眼位、甚至双眼视功能出现了异常,导致孩子的视觉质量有了问题。
孩子注意不集中,学习下降,急坏家长
今年12岁家住亳州的小军(化名),是个阳光的男孩,可是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读书背书从来都是结结巴巴。老师也反应他上课总是开小差,作业上的字体歪歪扭扭。孩子近期反应视力也不好了,坐在第二排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而且看书本字体总是容易出现两个,只要集中注意力去看书作业,就头疼,严重时候出现想吐。急忙带他到了各大医院检查,CT,核磁共振等都查了,也开了不少药吃,可是依旧不能专心阅读,写作业,症状不能缓解,这可急坏了家长。
视功能问题需重视 发现后应及时矫治
几经辗转来到中科大眼科检查,被诊断双眼近视度数-2.50D,矫正视力1.0,眼睛并没器质性病变,在双眼视功能检查却发现了蛛丝马迹,小军在看近处的眼位存在比较大的外隐斜。
据科大眼科青少年视力门诊专家介绍到,老百姓都知道外斜俗称“斜巴眼”,内斜叫“斗鸡眼”,那么隐斜是外观看不出来的眼位异常,只有通过专业的视光检查才能检测发现潜在的视轴偏斜。
我们可以想象以下,看黑板时两个眼睛要平行向前看,看书本双眼产生一个向内向下内聚的眼球运动,当拥有正常视功能的孩子都能轻松自如的完成看远和看近的对焦,但有融像功能不足或伴有隐斜的人,潜在的意识是眼睛想往里或外偏转,一旦视轴偏斜了,就会出现字体重影,就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头疼阅读障碍等症状。所以小军学习中的超负荷用眼和自身的双眼视功能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科大眼科视觉康复师陈良介绍,像小军这种双眼视功能异常情形,临床称之为集合不足,在日常门诊中约占到外隐斜的62%左右,通过在视觉训练室有针对的康复训练,一个月后,小军的症状逐级减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集合不足临床表现
【概述】
集合不足是比较常见的双眼视觉功能异常,是指看近时集合幅度不足,集合近点退至正常距离以外,出现视疲劳、阅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复视甚至引起阅读和记忆能力下降。集和不足和外斜视的症状相似,但本身并非外斜或者外隐斜.,一般易发生在小学生、大学生或用眼比较多的职业人群。
【症状】
1.注意力不集中
2.阅读缓慢,朗读时重复阅读某一行的内容,容易忘记读过的内容
3.容易疲劳困倦,视物重影(复视)
4.书写字迹模糊不清,书写时词句错位、串行、有明显的起伏
5.眼睛不适、疲劳
【治疗】
这种情况治疗方法首先是医学验光,先矫正屈光不正,特殊情况会有定制功能镜片,再是进行针对性的视觉训练。
什么是视觉训练?
【概述】
视觉训练又称视觉治疗,是指利用光学或心理物理学等方法,产生对眼睛视觉系统(包括调节、集合、眼球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运动)一定认知负荷,从而提高视觉系统的视觉功能,提高视觉品质,更加舒适协调运用双眼,缓解视疲劳,提高阅读效率。
【方式】
视觉训练方式分为家庭训练和医院训练。轻微的隐斜视可以购买家庭道具如聚散球、集合卡、裂隙尺,这些需要家长们监视,也要充分了解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多多和孩子们交流,视觉治疗效果依赖孩子依从性。高度隐斜视治疗计划需要家庭训练与医院训练相结合,视觉障碍症状越严重,越需要医院训练。医院训练是训练师一对一的指导和监测,会根据患儿的视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调整,会增加趣味花样,让孩子的眼睛锻炼更有动力。理想训练方式是每周到视觉训练室2到3次,再结合家庭训练,效果俱佳!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得好视觉者得阅读,视觉训练给孩子的眼睛助力,让他们在畅游知识的海洋中,让童眼快乐!